以精品奉獻人民 用明德引領風尚——《大河之北》響徹塞罕壩
8月17日晚上,民族管弦交響曲《大河之北》在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演出,河北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職人員共130余人參與演出,林場職工代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群眾代表以及當地游客等千余人欣賞了這一音樂盛宴。
此次演出旨在提升塞罕壩文化影響力和知名度,弘揚塞罕壩精神,感受民族樂器、傳統文化的魅力。
演出結束,當民族樂團指揮帶領演員向觀眾鞠躬謝幕時,現場掌聲經久不散……
《大河之北》演出現場。閆捷攝
作曲新穎展現河北之美
據介紹,《大河之北》是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由張千一作曲,河北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奏的民族管弦交響曲。
“《大河之北》創作初衷是盡可能把河北歷史、人文、自然、民俗綴玉連珠,從音樂形象上呈現出一個立體豐富的河北。”河北省歌舞劇院黨委書記兼院長、一級演奏員宋愷介紹。
作曲家張千一在創作時,將作品分為七個章節進行演奏。開篇第一樂章《士——燕趙悲歌》,通過通過動靜強弱的對比,刻畫出燕趙大地慷慨悲壯的文化底蘊。二、三樂章整體是一支,在河北民歌《小放牛》的基礎上改編而成,以二胡獨奏和吹打樂為主。第四章《大平原》色彩更為復雜,既讓觀眾感受一望無際的遼闊,同時展現細小波浪的動感。到了第五樂章《梆腔梆韻》,緊打慢唱,一氣呵成,梆笛獨奏更是成為其中的亮點。第六樂章《避暑山莊——普陀宗乘》將藏族音樂融合進來,將皇家的大氣和藏傳佛教的神秘相結合,表現多民族色彩。第七樂章《關里關外塞外》全音三度疊置,把河北民歌、東北民歌以及蒙古族音樂素材融匯一章,彰顯河北多重地域文化交匯的特質。
當地觀眾劉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第一次看現場演出,也是第一次看民族樂演出,特別震撼我,尤其喜歡現場演奏節奏鮮明,不斷變換的感覺。”
《大河之北》每一個樂章都有標題,一小節一個變化,從文化深度、歷史厚度、技術難度、河北溫度、色彩維度五重維度入手,展現一副河北民族交響詩畫。
笛子獨奏。閆捷攝
配器巧妙傳遞和諧之音
張千一在民族管弦樂隊整體音響表達上,同樣用心良苦,做了諸多思考與嘗試。《大河之北》中,他充分運用了規避與兼顧的原則——將音樂性格近似的樂器分組使用,讓音響存在沖突的樂器交替陳述,利用不同音區、不同語匯營造音樂上的對比等手法。
河北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駐團指揮韓中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當我拿到曲譜時,我就被作曲人的音樂表現手法驚住了,張千一老師幾乎用全了所有的音樂表現手法,這在民樂中是很少見的。”
通過這些手法,有效地規避了民族管弦樂隊在音響上“不和諧”“不均衡”的問題,在凸顯樂曲交響性的同時,還可以發揮每種樂器、每個聲部的個性特色。
河北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樂隊首席王毅在《大河之北》第二樂章中有二胡獨奏,每每談及這段節選,王毅都不禁感慨:“演奏《大河之北》對我們來說是種挑戰,民族樂團是第一次接觸難度這么大的作品,張千一老師的創作手法、配器手法非常新穎,非常出乎意料,剛看到時還以為是錯的,但一經演奏就覺得沒有比這再適合的了!”
樂隊的和諧之音,不僅在于民族樂團演奏配合默契,同時也是《大河之北》的融合,融河北地域,合古今歷史。該作品所包含地域文化特征,音調共融合,這種“和”是天下的大和。
宋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剛好演奏到第五樂章《梆腔梆韻》,指著臺上笛子演奏的演奏員對記者說:“這一章重在體現河北梆子,梆笛聲一響,河北梆子的氣韻就出來了,這可是咱們河北最原汁原味的東西了。”
王毅二胡獨奏。閆捷攝
傾情演出湊響塞罕壩精神
河北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的演職人員,乘車一整天來到塞罕壩機械林場,只為將最能代表燕趙之音的演奏獻給塞罕壩,獻給林場工人,在塞罕壩獨具魅力的地區展示河北,宣傳河北文化。
在談及此次演出時,宋愷略顯沙啞的聲音,向記者吐露此次演出的不易,他說:“之前也在室外演出過,但這次是《大河之北》第一次在室外演出,也是第一次在風大、氣溫又低的條件下演出。”他坦言,此次演出效果相較音樂廳的演奏會有些不同,樂隊演員不僅要用心演奏,還要克服多重挑戰,如何擋風,不讓風聲影響演奏效果,還要對抗晚上只有零上幾度的天氣,對演員來說也是個挑戰。
“彩排的時候我就對大家說,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要保證將《大河之北》完整演奏下來,不管風怎么刮,手指怎么僵硬,都要保證自己演奏部分的音準。”韓中巖在指揮臺上對大家說。
《大河之北》是為河北量身打造的管弦樂交響曲,河北又是多種文化聚合之地,要將河北所有的元素集于一個作品之中,冀北地區是不可或缺的,河北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團長張帆說:“《大河之北》第七樂章《關里關外塞外》是最能體現塞罕壩精神的地方,此樂章用現代音樂的寫作手法,表現出奮斗進取、強悍灑脫的氣質。”
演出場地所在的廣場四周被塞罕壩森林圍繞,宋愷說:“在這里演奏,音樂同塞罕壩自然環境相結合,在音樂中表現出草原情懷,帶給大家獨特的感受,是超過文字可表達的韻味。”
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職工撲火隊隊員孫子恒,他是家族中扎根塞罕壩的第三代人,在談及最喜歡《大河之北》哪篇樂章時,他說:“最打動我的是第一樂章《士——燕趙悲歌》,聽到這段音樂,我就聯想到我們作為塞罕壩撲火大隊的一員,每次執行任務都有‘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精神,我是第一次聽民族樂,但是在這一樂章及其有共鳴。”
打造《大河之北》這部作品,是為了更好傳承和弘揚河北的歷史文化,使其成為記錄當代人情感和精神風貌的一種具有現代意涵的表達方式,彰顯文化自信,奏出奮斗進取新樂章。
《大河之北》演出現場。閆捷攝
民族樂器鍛造燕趙文化之魂
《大河之北》立足于河北當地,深挖文化,通過對河北歷史文化的回望與陳思、現代生活的描繪和刻畫,以及燕趙文化人文精神氣質的塑造與解讀,用民樂擅長的民俗性段落,充分體現河北地域文化風味。
“民樂是本民族的文化,近兩年群眾對民樂的關注越來越多,而且民樂較之于交響樂更接地氣,更加符合老百姓的審美。”宋愷談及民族樂的問題,難抑制自己激動的心情,他說,創作《大河之北》之后,近兩年又創作出二十多個節目用于演出,每次演出完都會被觀眾要求再加場演出。
就河北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今后如何發展,宋愷說,河北文化一定要立足于河北,有自己原汁原味的東西,才能更直觀展現自己的風格,今后,一是要打造專業民族樂團,必須讓這支歷史悠久的團隊再上臺階;二是要再加大投入,今后投入力量會比較大,從人員和設備上要有所更新。我們要讓《大河之北》晉京演出,走出河北、走向世界。
責任編輯:李為華